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胶粘剂行业资讯 -> 东南亚智慧城市建设蓬勃,日本居民或成最大赢家

东南亚智慧城市建设蓬勃,日本居民或成最大赢家

发布时间: 2019-11-15 13:55
近日,越南中心城市岘港确认其2018-2025年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得到批准,其项目不仅将向基于技术的城市管理过渡,同时还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根据规划,该计划将最终在2030年完成。

除了岘港外,不久前,越南河内北部占地272公顷的智慧城市开发工作也正式开始。日本财务公司住友集团(Sumitomo)和联合企业BRG Group已在东安区(Dong Anh)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投资额超过42亿美元。

该项目将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建设,所有阶段均计划于2028年投入运营,涉及的领域包括智慧能源管理、交通系统、安全管理、教室系统、智慧经济和智能生活。

该项目的亮点在将配备多功能系统,以监测空气质量、水、天气、灾难风险以及安全性,以确保居民的最大安全。事实上,这也是日本参与东南亚国家建设的亮点之一。

东亚,智慧城市建设的蓬勃之地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是智慧城市建设最为蓬勃的地区。这里有大量的人口形成了大量的大城市群。同时,由于人多地少所导致的城市拥挤、交通拥堵,加上地理上属于灾害的多发区,导致很多城市政府都愿意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去,期望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可以快速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来看,新加坡、中国、韩国及日本是亚太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较为领先的国家。其中,日本除了自身的智慧城市建设外,也积极向外拓展输出其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东南亚国家是其重要的输出地。

据资料统计,目前日本大约有200多家企业参与到东南亚国家的26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涵盖包括菲律宾的新克拉克城(New Clark City)、越南河内和岘港、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马来西亚的亚庇(Kota Kinabalu)、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Jakarta)等城市。

虽然这些城市的建设都涉及相当的基础设施、城市交通以及移动支付等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企业在智慧能源与环境保护上着力,以确定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或具备弹性,确保在城市即使遭遇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也能够快速恢复。

其中,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成为日本企业参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切口。根据《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环境省已在其2019财年预算中拨出约1860万美元(20亿日元),以建立一个公私财团,该财团将就东南亚国家的废物管理交易提出建议并竞标,其中大多数面临严重的污染挑战。

日本提供的服务包括废物处理系统、人员培训和回收,以满足各个国家的特定需求。为此,该部将日立造船、JFE工程、三菱重工等私营公司以及在垃圾收集、分离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专门知识的地区市政府成员召集在一起。然后,日本公司将针对东南亚的不同地区提出专门计划,以应对各种问题,例如菲律宾城市的垃圾堆积或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地下水污染。

日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

日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明显与中国、新加坡以及韩国不同。后三者建设智慧城市的模式,往往更注重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参与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成为相当重要的力量,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百度等企业。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以及良好的数字环境,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迅速,基础架构、技术实施和数据收集等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就,因此现阶段已经逐步转入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上。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更注意能源、社区的发展。中国虽然有500多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但目前没有一个城市到达全面的智慧化运营。相反日本的藤泽是一个全面运营的城镇。它已经将数字技术充分地融入到社会和环境生态之中。

日本在能源管理和社区智慧化方面尤其注重,与日本社会的发展以及所遭遇的自然灾害频繁有关。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及海啸,增强了日本建设智慧能源(智慧电网)以及智慧社区的迫切性,目的是为了使能源系统、社区不易遭遇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影响,或是在灾害发生时依然能够通过太阳能等能源应急,并在灾后借助智能技术重建社区。

上述提及的藤泽即是一例。“藤泽可持续智慧城市”项目是松下在地震后,在旧土地上建造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启动建设,并于2018年完成。建设该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居民中间建立和树立一种社区意识。因此,社区空间是有意建造的,并在城镇内预留了空间。人行道还设计成环绕着庄园,从而增加了居民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

这也是当前全球新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趋势,即规划设计公司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面向城市居民,而不仅只是关注使用何种技术、技术是否最新等问题。

由于这些经验教训,同样容易遭遇自然灾害频繁袭击的东南亚国家,更加注重环境能源的管理与城市所具备的弹性、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菲律宾新克拉克市的建设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目的。这种可持续性正在使得日本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显然,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明显与更加注重技术的新加坡、中国和韩国不同,日本的建设经验也值得中国各个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借鉴。毕竟,城市的建设都是为城市居民所服务。

更何况,随着中国的发展,当前中国的环境、能源等亦到了精细化运营的时刻。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较大,现在需要往更精细化的方向转变,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回收各类可回收的资源、物质。

在此基础上,中国各地方城市可进一步提供自身基于居民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为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设模式、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