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胶粘剂行业资讯 -> 和有十亿用户APP绑定的“智慧屋”依然搁置,智慧社区的未来在哪?

和有十亿用户APP绑定的“智慧屋”依然搁置,智慧社区的未来在哪?

发布时间: 2019-11-21 14:15
沈阳的智慧城市建设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政策执行力与前瞻性方面颇为亮眼。2015年沈阳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智慧建设领导小组,发布了《智慧沈阳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 年)》,2017年公布了《沈阳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 年)》,成立了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等组织机构共同推动沈阳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细胞”,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为贯彻落实沈阳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5 年沈阳市出台了《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17 年) 年度方案》。该方案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智慧屋”与微信平台相互依托的智慧社区模式

为实现沈阳智慧社区建设目标,沈阳市政府打造以线下平台的“智慧屋“与线上平台的微信服务平台相互结合,相互依托,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智慧社区模式。并确立在2017年要建成300个“智慧屋”工作任务,形成市、区县( 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

“智慧屋”需要政府、运营公司、社区共同合作建设,居民可以进行实地体验,而微信服务平台主要聚焦消费娱乐、家政金融等线上信息,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模式,构建智慧社区的线上线下闭合生态圈,实现老百姓不出社区就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服务需求。


“智慧屋”有五个功能区,分为多功能服务区、智慧社区体验区、智慧金融服务区、智慧物流配送区以及创客空间。在多功能服务区,居民可以线上查询养老、医疗、房产、家政、娱乐等信息;在智慧社区体验区,居民可以享受专人免费健康体检服务,还设有水吧,提供咖啡简餐服务;在智慧金融区,提供自动存取款、缴费以及金融理财等衍生品的在线办理及咨询服务;“智慧屋”还提供物流自动提取箱,为居民营造舒适、便利的智慧社区环境。

沈阳不仅建设线下“智慧屋”,还推出线上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基础上,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与“智慧屋”相结合,实现线上到线下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让居民零距离享受智慧服务。


多半居民未使用“智慧屋”和微信平台

但是,“智慧屋”与“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15 年,沈阳新社区“智慧屋”亮相,提出“便民服务‘一站式’解决” 口号,首批试点的两个“智慧屋”选择在皇姑中海西社区和沈河清泉社区。但到2017年,“智慧屋”也才仅有15 个试点,计划以每年50 个的建设速度逐步实现远郊县的全方位覆盖,但这与2017年建成300个“智慧屋”目标相差甚远。

并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半数以上的居民不太了解智慧屋,在了解智慧屋的居民中,也仅有不到50%的受访者认为智慧屋可以为其生活带来便利,30%的受访者认为线上操作困难,总体来看,受访者对智慧屋的满意程度不高。


而沈阳新社区的政务服务平台也处于闲置状态,有居民给沈阳市委领导留言:沈阳新社区的微信社区平台,本是方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动态和各种通知、活动的,结果大量社区长期空闲不使用,社区也没有对其进行宣传和推广,平台的社区通知、活动动态栏目长期没有更新,而且曾经通过沈阳新社区向社区提诉求,也一点回音都没有。居民反映“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根本没有使用,也没有实际效用,并没有方便居民。

运营环节不容被忽视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形同虚设并不是个案,之前山东省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栏目也曾有居民借节目反映感受不到智慧社区服务者,大多数智慧系统已经瘫痪停用了。智慧社区建设都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问题,导致服务系统利用率低,居民参与程度低。

沈阳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资金,建设“智慧屋”的多功能大屏、信息查询系统等等硬件基础设施,建成后的运营交给了相关智慧屋运营公司和社区,根据网上公开信息,查询到其中一个运营公司为“沈阳智慧屋社区平台网络运营公司”,新京报智库电话求证时,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只负责智慧屋的硬件系统维护,并不参与宣传、推广工作。而新京报智库与智慧屋所在的社区联系,他们却不清楚智慧屋相关工作由谁来负责和执行,出现了社区与智慧屋任务职责不明晰、运营推广工作互相推诿、合作管理不畅等情况。

智慧社区的运营工作互相推诿,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智慧社区缺少宣传,居民对智慧屋和政务服务平台并不了解,影响了居民参与建设和使用。而且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已经停滞运营,公众对智慧社区意见无法反馈,限制了智慧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再加上老年人不可避免的“数字鸿沟”问题,妨碍了大众对智慧社区产品的认识和接受度,进一步制约了公众对智慧社区产品的使用。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公众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运营环节的缺失,不仅影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智慧社区建设者了解公众真正需求,导致某些智慧社区产品不接地气,年轻人用不上,老年人不会用或不想用,致使其长期搁置,成为了“面子工程”。

智慧社区建设并不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而是“民心工程”,不是弄几台电脑,几个显示屏,建几个网站就算智慧了,而是需要长期循序渐进,要有统一规划的顶层设计,根据居民生活真正需求,采取具体实施方案和运营管理措施,提升居民宜居生活、提高社区服务效率。

智慧社区实施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后续运营推广和使用更是决定智慧社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只有智慧社区运营起来,不断被居民使用,将公众参与的反馈问题与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建成让人民满意的智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