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万亿级市场待挖掘,车企巨头打响共享出行“围剿战”
发布时间: 2019-12-23 13:27
眼下,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入局共享出行市场似已成潮流。一汽集团的“旗妙出行”、长城汽车的“欧拉出行”、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广汽气团的“如祺出行”、江淮汽车的“和行约车”、东风集团的“东风出行”,长安、一汽、东风联合组建的“T3出行”。车企排成豪华阵容进入共享出行领域,在引发行业大洗牌的同时,也使共享出行服务跃升成汽车产业继制造、售后服务之后的第三大亮丽市场。
人们不禁要问,从市场角度来说,依靠线上系统来控制和调配的共享模式,是互联网公司的创业项目,如今汽车主机厂却纷纷布局,共享汽车的市场真有那么大吗?
对此,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给出了一个极为诱人的答案:目前出行市场总额约为3.6万亿美元。到2030年,不同的商业模式将形成不同的价值链,推动出行市场总规模达到7万亿美元。作为“新四化”之一的共享化,不仅具有社会(共享)、绿色(节能)价值,更具有广大的经济前景。简而言之,这将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
除了市场潜力巨大外,入局共享出行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自身转型。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2019年广州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着重提到了出行布局。他表示:“全世界的车企都在做出行,可能每一个厂家的理解不一样,长安两年前提出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这里面隐含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出行是一个产业’。汽车公司要不要向这个领域去延伸,我们认为是有机会的。”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有证无车的人群高达2.5亿人次,且平均每年新增拿证人数3000万人,相比于美国80%的人车保有量,中国市场甚至还不足20%。这一背景决定了共享模式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早在2015年,时任奔驰汽车全球总裁的蔡澈就曾提出,汽车业的“数字化转型”已全面展开,梅赛德斯-奔驰正在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此后,大众、奥迪、宝马、丰田等跨国车企和上汽、长安、北汽、吉利等国内传统车企相继提出,要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布局,这些车企的设想几乎全部变成现实。此外,现代、丰田等跨国车企则选择同全球出行巨头公司Uber、Lyft和Grab等公司进行合作。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共享汽车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互联网产品运营的特性,即重资产、重运营、初期起步难、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同。正因如此,与共享单车巨头垄断市场有所不同,共享汽车领域暂未出现体量庞大的企业,反而呈现百家齐放之态。一城接一城的循序布局,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消费水平以及交通状况,决定了各家企业差异化的运营策略。
然而,在滴滴市场占有率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车企入局共享出行的优势和机会在哪里呢?面对共享出行领域几十家车企的鱼贯而入,如何在众多共享出行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出行品牌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此,有共享汽车厂家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阐述了车企端对于自身定位的重要性。该人士认为,在共享车辆的定制化上,车企具有先天的优势,并已迈出了这一步。例如,东风方面计划推出精准的定制化产品,用以满足共享出行的需求。吉利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也表示,吉利将打造专业的网约车(充换电模式),将车辆运营的属性进一步发挥,快速抢占出行市场。
此外,强地域性也是车企布局网约车的优势所在。作为在地方省市发展多年,为当地经济、就业做出诸多贡献的车企来说,要想试水新领域,政府在资源匹配、政策规则上大多会提供便利。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车企在各地的经销商网络也能帮助车企做好出行宣传和服务,有助于车企在短时间内培养市场,待地方业务成熟后再向外拓展。
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家企业进入市场,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深耕共享汽车领域,根据不同用车场景需求打造出了不同的业务模式。某共享汽车从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模式尽管费时费力,犹如一场持久战,但优势在于,每一城市都可复制成功经验,如果哪一城出现了决策失误乃至被迫退出市场,也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规避了系统性崩盘的风险。”
上述人士还认为,共享汽车的竞争,更像是一场围棋博弈,既需要考虑局部战役的成败,更应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搭建竞争力的护城河,并不等同于简单粗暴的投放车辆、扩大补贴以及更大规模的营销,更在于业务模式上的创新。
可以预见,“为他人所不为”会面临更多棘手问题,可这个行业总要有人向前多走一步。该从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是不可逆的,你的体验真正好过别人,用户肯定选你。共享单车对市政自行车的取代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谈及对资本的看法,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迅速扩张又迅速垮台的第三方分时租赁,由传统车企做背书的共享出行品牌普遍发展得谨慎有序,但绝不能单纯通过急切的融资、快速的“烧钱”来实现局部模式的复制。在其看来,分时租赁企业的重心是放在运营上,企业如果不能走通运营模式,那么“融资越快,投放的车辆越多,死得也越快”。
人们不禁要问,从市场角度来说,依靠线上系统来控制和调配的共享模式,是互联网公司的创业项目,如今汽车主机厂却纷纷布局,共享汽车的市场真有那么大吗?
对此,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给出了一个极为诱人的答案:目前出行市场总额约为3.6万亿美元。到2030年,不同的商业模式将形成不同的价值链,推动出行市场总规模达到7万亿美元。作为“新四化”之一的共享化,不仅具有社会(共享)、绿色(节能)价值,更具有广大的经济前景。简而言之,这将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
除了市场潜力巨大外,入局共享出行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自身转型。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2019年广州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着重提到了出行布局。他表示:“全世界的车企都在做出行,可能每一个厂家的理解不一样,长安两年前提出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这里面隐含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出行是一个产业’。汽车公司要不要向这个领域去延伸,我们认为是有机会的。”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有证无车的人群高达2.5亿人次,且平均每年新增拿证人数3000万人,相比于美国80%的人车保有量,中国市场甚至还不足20%。这一背景决定了共享模式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早在2015年,时任奔驰汽车全球总裁的蔡澈就曾提出,汽车业的“数字化转型”已全面展开,梅赛德斯-奔驰正在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此后,大众、奥迪、宝马、丰田等跨国车企和上汽、长安、北汽、吉利等国内传统车企相继提出,要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布局,这些车企的设想几乎全部变成现实。此外,现代、丰田等跨国车企则选择同全球出行巨头公司Uber、Lyft和Grab等公司进行合作。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共享汽车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互联网产品运营的特性,即重资产、重运营、初期起步难、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同。正因如此,与共享单车巨头垄断市场有所不同,共享汽车领域暂未出现体量庞大的企业,反而呈现百家齐放之态。一城接一城的循序布局,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消费水平以及交通状况,决定了各家企业差异化的运营策略。
然而,在滴滴市场占有率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车企入局共享出行的优势和机会在哪里呢?面对共享出行领域几十家车企的鱼贯而入,如何在众多共享出行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出行品牌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此,有共享汽车厂家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阐述了车企端对于自身定位的重要性。该人士认为,在共享车辆的定制化上,车企具有先天的优势,并已迈出了这一步。例如,东风方面计划推出精准的定制化产品,用以满足共享出行的需求。吉利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也表示,吉利将打造专业的网约车(充换电模式),将车辆运营的属性进一步发挥,快速抢占出行市场。
此外,强地域性也是车企布局网约车的优势所在。作为在地方省市发展多年,为当地经济、就业做出诸多贡献的车企来说,要想试水新领域,政府在资源匹配、政策规则上大多会提供便利。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车企在各地的经销商网络也能帮助车企做好出行宣传和服务,有助于车企在短时间内培养市场,待地方业务成熟后再向外拓展。
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家企业进入市场,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深耕共享汽车领域,根据不同用车场景需求打造出了不同的业务模式。某共享汽车从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模式尽管费时费力,犹如一场持久战,但优势在于,每一城市都可复制成功经验,如果哪一城出现了决策失误乃至被迫退出市场,也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规避了系统性崩盘的风险。”
上述人士还认为,共享汽车的竞争,更像是一场围棋博弈,既需要考虑局部战役的成败,更应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搭建竞争力的护城河,并不等同于简单粗暴的投放车辆、扩大补贴以及更大规模的营销,更在于业务模式上的创新。
可以预见,“为他人所不为”会面临更多棘手问题,可这个行业总要有人向前多走一步。该从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是不可逆的,你的体验真正好过别人,用户肯定选你。共享单车对市政自行车的取代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谈及对资本的看法,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迅速扩张又迅速垮台的第三方分时租赁,由传统车企做背书的共享出行品牌普遍发展得谨慎有序,但绝不能单纯通过急切的融资、快速的“烧钱”来实现局部模式的复制。在其看来,分时租赁企业的重心是放在运营上,企业如果不能走通运营模式,那么“融资越快,投放的车辆越多,死得也越快”。
推荐资讯
相关新闻
最新信息
赞助商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