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谓的智能汽车,堆砌了哪些伪需求
发布时间: 2020-02-26 13:23
在汽车的“新四化”变革中,智能化的到来似乎要比其他“三化”来得更简单。尤其造车新势力们,更是多以智能座舱为噱头进行大肆营销。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复制了手机功能的智能化系统,是核心卖点。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车机和手机的融合,更有车企宣传自家的车机系统将完全取代手机。但问题来了,我们真的需要一上车就放下手机,歪着身子去跟大屏幕较劲吗?如今的智能座舱里,包含着哪些伪需求呢?
将手机app移植到车机系统是什么样的体验?
在很多人看来,车载微信是去年智能座舱领域的一项突破。毕竟这是近年来,用户口中呼声较高的APP。根据不少调查,司机在驾车过程中低头操作频率最高的手机APP就是微信。因此,腾讯将微信加入到车机系统中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减少驾驶员低头回微信的次数。但噱头背后,这项功能对于车主来说,也许并非刚需。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其实微信车载版所能支持的功能本质上与普通微信并没有差别,但考虑到行车安全问题,在使用车载微信的时候,将通过语音+实体按键结合的方式。有消息称搭载微信车载版的车型会在多功能方向盘按键区域为微信保留一个唤醒按键,用以呼出微信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语音唤醒的方式打开微信功能。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同时,还可以通过语音搜索到相应的微信好友,并通过提示音进行反馈。再之后便可以直接输入语音内容。而对于其他人回复的消息,即使是对方发来文字内容,系统也会直接转换成语音播报。
微信车载版真正能解决的问题,其实仅仅是让驾驶员的双手不离开方向盘,在面对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可以有更快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车载微信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这是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鼓励驾驶员把精力放到微信上呢?毕竟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员要求的不止是双手双眼,还有全神贯注。
除了安全之外,隐私也是问题。车载微信相当于对车内所有人播放消息,这样的功能对于私密性而言,恐怕没法保证。毕竟,微信里到底可能有啥秘密,你我心里都清楚。
除了微信之外,车载游戏功能更是堪称鸡肋。目前市面上热度最高的车载游戏功能无外乎两家:特斯拉内置的小游戏以及比亚迪Dilink系统中支持的所有安卓游戏。特斯拉车机系统内置的小游戏最大优势,在于游戏操作是可以通过方向盘及油门刹车踏板进行联动,此时整车就变成了一个大的游戏机。好处在于这样的联动的确创新了车载游戏的体验感。但游戏画面的显示确实只能在中控位置,游戏者也只能歪着脑袋操作。
但有些尴尬的是,车辆方向盘和前轮转向是同步的。如果你看到一辆特斯拉在原地频繁地打方向,那就可以基本确定,车主正在等人且玩得正嗨。
比亚迪DiLink系统丨网络素材
比亚迪DiLink系统丨网络素材
如果说长时间用手机打游戏会造成颈椎问题,那长时间在车内玩游戏则会造成脊柱问题,这同样在比亚迪的Dilink身上有所体现。更要命的是,比亚迪并不像特斯拉那样把方向盘变成了操纵杆,所以游戏者只能歪着身子通过触控屏幕进行游戏操作,没有任何游戏体验可言。
究其原因,DiLink系统本质上就是将一个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固定在了中控台上。虽然理论上比亚迪的DiLink系统可以支持并运行所有安卓APP,与其被迫采用这种歪着身子的打游戏体验,你为啥不打开自己的安卓手机呢?毕竟,你还得和女朋友自拍不是。
总而言之,如果简单的将手机APP移植到车机系统上就是所谓的智能化,那这样的智能化其实真没必要。
将手机“融进”车机其实并非必要
实际上,如今大部分新车型已经实现了无线Carplay功能。通过蓝牙连接后,中控多媒体屏幕会直接投射手机所显示的内容,并可以通过方向盘按键进行操作。此时车内的中控屏幕就相当于手机,核心算力依旧由手机提供,IOS的系统体验被“完美复制”。
要知道,此前无线Carplay功能的最大槽点,在于其无法在手机后台运行。一旦你拿手机回微信,那么中控屏上的导航、音乐功能便会被切断。而在IOS 13中,苹果的更新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此一来,很多车企所宣传的“让车机代替手机 ”就这么简单的被Carplay实现了。
无线CarPlay丨网络素材
无线CarPlay丨网络素材
所以简单的将手机APP移植到车机系统上,除了让系统界面显得更加丰富等表面作用外,其实并无其他用处。大部分APP对于车主的出行生活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甚至于部分APP在车机系统上的体现,只是让车机生态“为了丰富而丰富”。
首席出行官认为,汽车多媒体系统真正的智能化意义在于主动感知用户需求,帮助驾驶者完成相应操作,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尤其是驾驶便捷性。同时,智能车机系统的存在不应该是为了取代手机,而是与手机功能相互补足。
毕竟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想要改变普通用户对于手机依赖,并形成一个全新的使用逻辑基本上没啥可能性。更何况,简单的移植手机APP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基本使用逻辑。中控屏要在手机软件的生态中实现超越后者的体验,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没有人会否认汽车智能化进程。比如智能系统中的云生态、AI主动学习以及语音识别功能,都很大程度上让用户的车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所以首席出行官认为,应该辩证的去看待智能化的“真伪”问题。智能化存在的意义不仅是改变和创新,而且还需要真正落地在使用场景当中。尤其对于研发人员来说,智能化的基础是用户的需求,而并非是功能丰富性的堆砌。
不然你很难说服一位车主,为何要放下手机和Carplay,改为使用智能车机。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车机和手机的融合,更有车企宣传自家的车机系统将完全取代手机。但问题来了,我们真的需要一上车就放下手机,歪着身子去跟大屏幕较劲吗?如今的智能座舱里,包含着哪些伪需求呢?
将手机app移植到车机系统是什么样的体验?
在很多人看来,车载微信是去年智能座舱领域的一项突破。毕竟这是近年来,用户口中呼声较高的APP。根据不少调查,司机在驾车过程中低头操作频率最高的手机APP就是微信。因此,腾讯将微信加入到车机系统中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减少驾驶员低头回微信的次数。但噱头背后,这项功能对于车主来说,也许并非刚需。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其实微信车载版所能支持的功能本质上与普通微信并没有差别,但考虑到行车安全问题,在使用车载微信的时候,将通过语音+实体按键结合的方式。有消息称搭载微信车载版的车型会在多功能方向盘按键区域为微信保留一个唤醒按键,用以呼出微信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语音唤醒的方式打开微信功能。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微信车载版丨网络素材
同时,还可以通过语音搜索到相应的微信好友,并通过提示音进行反馈。再之后便可以直接输入语音内容。而对于其他人回复的消息,即使是对方发来文字内容,系统也会直接转换成语音播报。
微信车载版真正能解决的问题,其实仅仅是让驾驶员的双手不离开方向盘,在面对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可以有更快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车载微信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这是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鼓励驾驶员把精力放到微信上呢?毕竟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员要求的不止是双手双眼,还有全神贯注。
除了安全之外,隐私也是问题。车载微信相当于对车内所有人播放消息,这样的功能对于私密性而言,恐怕没法保证。毕竟,微信里到底可能有啥秘密,你我心里都清楚。
除了微信之外,车载游戏功能更是堪称鸡肋。目前市面上热度最高的车载游戏功能无外乎两家:特斯拉内置的小游戏以及比亚迪Dilink系统中支持的所有安卓游戏。特斯拉车机系统内置的小游戏最大优势,在于游戏操作是可以通过方向盘及油门刹车踏板进行联动,此时整车就变成了一个大的游戏机。好处在于这样的联动的确创新了车载游戏的体验感。但游戏画面的显示确实只能在中控位置,游戏者也只能歪着脑袋操作。
但有些尴尬的是,车辆方向盘和前轮转向是同步的。如果你看到一辆特斯拉在原地频繁地打方向,那就可以基本确定,车主正在等人且玩得正嗨。
比亚迪DiLink系统丨网络素材
比亚迪DiLink系统丨网络素材
如果说长时间用手机打游戏会造成颈椎问题,那长时间在车内玩游戏则会造成脊柱问题,这同样在比亚迪的Dilink身上有所体现。更要命的是,比亚迪并不像特斯拉那样把方向盘变成了操纵杆,所以游戏者只能歪着身子通过触控屏幕进行游戏操作,没有任何游戏体验可言。
究其原因,DiLink系统本质上就是将一个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固定在了中控台上。虽然理论上比亚迪的DiLink系统可以支持并运行所有安卓APP,与其被迫采用这种歪着身子的打游戏体验,你为啥不打开自己的安卓手机呢?毕竟,你还得和女朋友自拍不是。
总而言之,如果简单的将手机APP移植到车机系统上就是所谓的智能化,那这样的智能化其实真没必要。
将手机“融进”车机其实并非必要
实际上,如今大部分新车型已经实现了无线Carplay功能。通过蓝牙连接后,中控多媒体屏幕会直接投射手机所显示的内容,并可以通过方向盘按键进行操作。此时车内的中控屏幕就相当于手机,核心算力依旧由手机提供,IOS的系统体验被“完美复制”。
要知道,此前无线Carplay功能的最大槽点,在于其无法在手机后台运行。一旦你拿手机回微信,那么中控屏上的导航、音乐功能便会被切断。而在IOS 13中,苹果的更新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此一来,很多车企所宣传的“让车机代替手机 ”就这么简单的被Carplay实现了。
无线CarPlay丨网络素材
无线CarPlay丨网络素材
所以简单的将手机APP移植到车机系统上,除了让系统界面显得更加丰富等表面作用外,其实并无其他用处。大部分APP对于车主的出行生活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甚至于部分APP在车机系统上的体现,只是让车机生态“为了丰富而丰富”。
首席出行官认为,汽车多媒体系统真正的智能化意义在于主动感知用户需求,帮助驾驶者完成相应操作,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尤其是驾驶便捷性。同时,智能车机系统的存在不应该是为了取代手机,而是与手机功能相互补足。
毕竟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想要改变普通用户对于手机依赖,并形成一个全新的使用逻辑基本上没啥可能性。更何况,简单的移植手机APP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基本使用逻辑。中控屏要在手机软件的生态中实现超越后者的体验,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没有人会否认汽车智能化进程。比如智能系统中的云生态、AI主动学习以及语音识别功能,都很大程度上让用户的车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所以首席出行官认为,应该辩证的去看待智能化的“真伪”问题。智能化存在的意义不仅是改变和创新,而且还需要真正落地在使用场景当中。尤其对于研发人员来说,智能化的基础是用户的需求,而并非是功能丰富性的堆砌。
不然你很难说服一位车主,为何要放下手机和Carplay,改为使用智能车机。
推荐资讯
相关新闻
最新信息
赞助商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