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五维:从生态眼到泛在感知城市
几年以前,在政府和企业双重力量的推动下,智慧城市领域开始爆发。很多企业开始投入到这么一个新兴的应用领域,根据原有所在的行业,根据行业用户的需求,他们开始了智慧城市之路的探索。
7月31日,2019中国国际物联网与智慧中国高峰论坛上,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巍松先生通过”从生态眼到泛在感知城市”的主题发言,分享了多年来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巍松先生
智慧城市面临的困境
据潘总介绍,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南大五维的团队几乎走遍了中国大部分的地区,也接触了很多行业的客户。智慧城市这个领域方兴未艾,正在蓬勃发展,但实际上这个领域其实存在诸多的困境。
第一个:对智慧城市认识不清,申报国家试点流于形式。我们中国现在在做试点的,可能就有几百个试点同时在做,但几百个都不一样,大家不知道智慧城市最后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二个:贪大求全,实际上我们很少看到从具体的应用或者说具体解决需求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而是所有的智慧城市我们都做了个架构。
第三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很多战略层次的顶层设计难以落地执行。潘总表示我们是为了设计来设计,为了顶层而顶层,具体设计完了以后要做什么其实是不落地的。我们天天在说要城市大脑,但是有一个问题,你光有大脑,没有四肢,没有五官,你脑袋想什么了?但是目前做脑袋的人从来不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感知,哪里来的数据?如果没有数据,怎么来应用?如果智慧城市仅仅是我们做了一个架构,那完全就是空中楼阁。
数据孤岛问题,部门之间缺乏数据互通共享。结合南大五维最近在对接一个地级市,它涉及到生态管理的部门有30多个,需要做20多套系统,这20套系统我们发现它们是就相互隔绝,所以说实际上它是数据是一个孤岛,它并没有连成一个针对整个场景的综合性的应用。
生态眼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生态眼实际上是一个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综合性的智慧应用。生态眼它综合了目前在生态环境的感知领域几乎所有手段,它是天空地的一体化,所谓天指遥感,比如专门的卫星数据,无人机的数据。在地面上有自动监测站(一般是我们政府来做监控的),为了弥补自动监测站的不足,还有许多小的物联网监测站,小的微型的监测站等。这些内容,我们就构筑了整个的生态环境的感知系统。
这些技术手段,它绝对不是一个技术的科技的罗列,而是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的。比如我们拿到了卫星的高光谱数据,其实我们需要跟地面的数据做融合,最后得到我们的目前生态环境的总体的情况。
那么,智慧城市是什么?
潘总表示,智慧城市应该以人为本,围绕着人的生活的一个一个的场景。你在家所以就会有智能家具;你出了门,所以就会有智能交通;你需要环境,所以有智能环境;你生病了,需要有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是由一个一个的具体的应用场景组成的,并且在每一个智慧应用场景,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放一个设备,具体的某一个应用就组成了这个场景,应用场景当中是由多种技术手段构筑成了我们需要的智慧生活。
从生态眼如何到泛在感知城市
潘总表示,智慧城市首先是万物互联的,是一个感知无所不在的城市,所以从生态眼到泛在感知城市,其实是从一个具体的场景应用到我们对未来的智慧城市的这么一个思考。
给集成商伙伴的建议--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案的提出
作为系统集成商伙伴,潘总呼吁大家在做项目的时候注重一些新的方案的提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借助一些新技术引入方案当中,尤其是去支持一些新的科技的团队去来做这样的一个事情。
会议最后,潘总分享了一些南大五维在合作以及推广的一些新的技术和产品。比如:亿级像素摄像机,黑夜中也看得见——暗光彩色成像技术等。
未来的是智慧城市的世界,而智慧城市是泛在感知,是感知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