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胶粘剂行业资讯 -> 春分一刻值千金 农业机器人助力农民让麦起身

春分一刻值千金 农业机器人助力农民让麦起身

发布时间: 2019-03-22 17:12
3月21日,是我国民间传统24节气之一的春分,俗话讲:“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在春分到来之后的“一场春雨一场暖”催化之下,农作物们将普遍迎来快速生长期,因此争分夺秒开展春耕、春种、春管等农业活动,就成为了广大农民在春分时节里的首要工作。

不过当前对于我国来讲,由于城镇化发展带动农村人口减少、老龄化现象致使农业青壮力不足、以及农机设备和技术的一致落后,使得国内农民面临着巨大的农业发展压力,劳动力和生产力都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应对春分繁忙的农事活动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好在近年来,“智慧农业”概念的兴起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化农业转型,企业积极研发各种先进的农机产品,给了农民更轻松、更便捷的农事体验。尤其农业机器人的普及应用,通过换人不仅弥补了农业发展的劳动力缺陷,更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提效增速。

农业机器人的前世今生

那么,具体什么是农业机器人呢?农业机器人其实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农机设备,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诸多环节。农业机器人的诞生一方面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农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仅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得以升级,同时现代农业发展也能得以变革提速。

鉴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地多人少的发达国家就率先开始了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他们相继研发出嫁接、扦插、播种、采摘、移栽等多种农业机器人设备,通过普及应用推动了本国农业的自动化、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到了90年代,我国也逐渐进入到农业机器人技术研发的行列。当时,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首批研发单位,成功研制出了嫁接机器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嫁接技术。此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频频发力,让我国农业机器人研发成果不断累积,时至今日已经拥有了耕作、除草、施肥、收割等系列产品,大量应用于农业各项环节之中。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受市场投资、发展速度和机器人技术差距影响,早期的发展也较为艰难。好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方面表现抢眼,给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市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目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智慧农业”建设的整体大方向指引下,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发布相关利好政策,不断提升农业科研投入,增加农机发展红利补贴,以此重唤传统农机企业的发展活力,并吸引一批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前来加入。

据了解,政府已发布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等系列文件,要求利用农业机器人等农业机械的有效供给能力,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促进我国从农机制造大国向农机制造强国转变。同时,政府还通过每年给予农业机械研发、购置千亿补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形式,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给予现实红利支持。

在以上政策、企业等的共同助力下,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发展也开始展现出了强劲潜力,不仅规模在日益扩大,发展速度也是一日千里。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机构预测,我国农业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3.3万部增长至2024年59.5万部,到2024年预计市场收入将超过740亿美元,未来潜力蓝海十分广阔。

人机关系未来影响几何

当然,在国内农业机器人应用和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人机关系也引发了行业的一定担忧。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农业机器人是用来替代自己的,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农业机器人是协助农民生产的,两者是共存共荣的关系。那么,现实中农业机器人与农民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就目前而言,农业机器人与农民的关系应该属于共存共荣,一方面当前农业机器人应用范围还相对有限,另一方面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也还需人工操作,因此农业机器人离不开人,而人也需要机器人进行辅助与助力,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关系,相反需要共同协作进行互补,才能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升级。

而至于未来的人机关系如何,笔者认为也不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就算农业机器人功能和应用场景提升之后,农民的价值越来越低,农业机器人也会创造出新的岗位让农民发挥另外的价值,农民完全不必因为农业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而大感担忧。未来农民真正需要做的是怎么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价值,唯有自身强大才能抵御冲击!